为系统部署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激发我院教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创新活力,11月4日,我院在16-208会议室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由分管学科、科研副院长程丽主持,科研处副处长吴慧伶、学术院长殷海兵、各学系主任、科研骨干及青年教师代表参会。

程丽副院长在开场动员中指出,国自然基金是推动智能科学与数学学科深度交叉、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鼓励教师从数学的严谨性与计算机科学的实现能力中凝练真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上寻求突破,力争在2026年国自然基金立项中体现我院鲜明的学科根基与融合特色。

科研处副处长吴慧伶就2026年度国自然基金的最新政策、改革动向和申报指南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她重点分析了申报条件、限项要求、资助格局变化以及形式审查要点等关键环节,并结合“人工智能(F06)”“计算机科学(F02)”与“数学(A)”三大类目的融合申报路径,分析了学科代码选择策略与评审机制特点,并提醒教师在申报材料中需同时体现理论深度与实现可行性。

在学术指导环节,学术院长殷海兵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积累和评审专家的经验,从科学问题的凝练、创新点的挖掘、研究方案的构思到申请书的撰写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辅导,并提出项目注重理论创新与实现价值的协同并重,推动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的有机统一。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在研国自然基金负责人代表陈俊超教授和陈勋博士分享经验。他们结合自己的成功案例,从选题视角、团队组建、前期基础积累等方面,分享了心得与体会,为与会教师,尤其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参考。
本次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我院2026年度有组织科研工作全面启动。学院将依托“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三维融合平台,组织多层次专家辅导与课题论证,系统提升教师们的申报能力,推动我院在人工智能基础方法与系统创新方面形成特色与影响力。
【一审:方绪法 二审:陈晶晶 三审: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