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晚7时,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林亚南教授走进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在图书馆九楼学术报告厅为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5级新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专题讲座。林教授以“数学三观”——观察世界的眼光、思考世界的思维、描述世界的语言为主线,通过北京冬奥会点火台、2025年春晚LOGO等鲜活案例,揭示数学与艺术、科技的深度交融,为新生开启了一场认知世界的数理之旅,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频起。
数学之眼:穿透表象,洞见结构之美
讲座伊始,林亚南教授以北京冬奥会“大雪花”火炬台为切入点,解析其设计背后的数学密码。他指出,火炬台由96片“小雪花”组成主造型,其中91片代表91个参赛国家,剩下的5片填充了五个中国结,象征着“奥运五环,五福临门”。每一片均采用阿基米德密铺设计,既保证了结构稳定性,又暗含“世界大同”的哲学寓意。“数学让艺术创作有了理性骨架,而艺术让数学原理有了温度。”林教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正六边形与三角形组合,揭示自然选择最优解的智慧。
随后,他将视角转向2025年央视春晚LOGO,通过动态演示其生成过程中的对称变换与参数化设计,阐释数学如何赋能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这个LOGO看似简单,实则蕴含12组旋转对称与反射对称运算,每一次变化都是群论应用的微观实践。”学生们惊叹于原本熟悉的视觉符号背后,竟隐藏着严密的数学逻辑。
数学思维:从春晚开场到对称宇宙的逻辑跃迁
在解析数学思维时,林亚南教授以2025年春晚开场动画为例,拆解其30秒视觉盛宴中的数学内核。他播放动画片段并暂停分析:“这段以‘中国结’为灵感的动态设计,每一帧的曲线生成都基于贝塞尔曲线算法,而整体结构的对称性则呼应了传统纹样的数学基因。”
此外,林教授通过数学中不同形式对称到旋转、平移与反射,体现了对称不仅是美学选择,更是自然界效率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蜂巢到雪花,从汽车轮毂到四面体中的对称,数学思维让我们理解‘为何如此’而非‘仅是如此’。”
数学语言:智力玩具中的原理对话与文化传承
作为数学科普的倡导者,林亚南教授在讲座尾声展示了数学与智力玩具空间,该空间收集了4000多种智力玩具,如七巧板、汉诺塔、索玛立方体等经典智力玩具,通过现场展示揭示其中的组合数学与空间几何原理。最后,林亚南教授以“联系智力玩具,揭示数学原理,对接课程内容,传播数学文化。”四句话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启迪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究。
【一审:王楚函 二审:熊敏莹 三审:沈伟华】